您所在的位置:塑胶五金网 > 资讯频道 > 塑胶资讯

专家纵论海绵城市建设称发展时期到来

来源:塑胶五金网发布时间:2015-12-16 15:21:06点击率:

  塑胶五金网讯:12月15日下午,武汉设计双年展——生态城市论坛在湖北美术学院举行。与会专家纵论海绵城市建设经验与探索,称大发展时期已经到来。

  “国内很多花坛、树池一般都高于路面,甚至加上沿子、盖子,国外的却刚好相反。他们让花坛低于路面,雨水便可以顺利渗透储蓄进来。小小的改变反映出的却是低影响开发的生态理念。”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传志表示。

  “到那时,也就是全面建成海绵城市。”颜二茧讲到:“海绵城市要求对水资源要做好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。‘排’字是放在 的。”

  “武汉园博园占地300多亩。通过设计,园区所有的雨水都可以流向中间的湖泊,一年存蓄雨水几万吨,就是很好的实例。”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传志讲到。他表示,建设海绵城市要做到低影响开发,即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,通过生态化措施,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,有效缓解因为不透水面积增加对地表径流量、径流污染的加剧,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。

 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雄志则介绍,武汉是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。该市已经发布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,着力解决海绵城市规划编制、工程设计和项目评估等方面具体问题。武汉市还设立了青山示范区和四新示范区。计划通过对这一旧一新两个示范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、改造和管理机制的探索,形成经验向全市推广。

  海绵城市的总体目标原则是解决水的问题,调解城市水循环系统,根治城市内涝,缓解某些干旱地区的缺水状况。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颜二茧表示,当前我国水安全面临严峻形势。自2013年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建设海绵城市以来,这一概念不断升温。今年10月,中央提出建设指导意见,指出 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,将70%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。到2030年,城市建成区80%以上的面积达到这一目标要求。

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,下雨时下垫面能够有效地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需要时又可以适当的将蓄存的水“释放”并加以利用。

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塑胶五金资讯网 http://www.sjwj.com/News/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sjwj.com/News/NewsDetail_140711.html
版权声明:1.塑胶五金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,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,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您同意将自行加以判断并承担所有风险。 2.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,或有其他诸如版权、肖像权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,并非本网故意为之,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。联系电话:15014822798
投稿声明:可将稿件直接发至邮箱:234145668@qq.com(主题注明“投稿”),也可直接联系 在线客服
联系我们

电话:0769-22305675

传真:0769-23031246

联系我们

联系QQ:234145668

150-1482-2798

周一至周日8:30-18:00

东莞市邦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©2006-2024 电话:0769-22305675 传真:0769-23031246
联系QQ:234145668 客服及建议:15014822798 经营证照

服务热线

150-1482-2798

找回账号密码

信息发布咨询

申诉意见反馈

会员功能说明

微信服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