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塑胶五金网 > 技术频道 > 塑料助剂

纳米材料在塑料和化工生产中的应用

来源:塑胶五金网发布时间:2015-01-20 10:22:42点击率:

  采用一种新型的酸酐作为环氧树脂(EP)的固化剂,研制出一种快固化潜伏性中温EP/酸酐固化体系。讨论了短切玻璃纤维用量对BMC(团状模塑料)弯曲性能的影响,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(DSC)法对该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。结果表明:EP/酸酐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超过了150 ℃,其w(吸水率)<1.0%;当φ(滑石粉)=60%(相对于总体积而言)、w(玻璃纤维)=30%(相对于填料质量而言)时,BMC 的弯曲强度为45 MPa。

  关键词:环氧树脂;酸酐;固化剂;耐湿热性;团状模塑料

  中图分类号:TQ323.5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4-2849(2009)10-0024-04

  0· 前言

  团状模塑料(BMC)是由不饱和聚酯树脂、短切玻璃纤维、填料以及各种助剂等充分混合而成的。由于其不仅具有优良的耐热性、耐化学腐蚀性、电气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特点,而且还适用于各种成型工艺,故在电气部件、汽车部件和电子塑封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。

  本文以一种新型的酸酐为固化剂, 研制出一种快固化潜伏性中温固化体系———含聚酯结构的环氧树脂(EP)/酸酐固化体系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(DSC)法对该体系的固化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, 确定了合理的固化工艺。

  由于该EP/酸酐固化体系不仅具有较长的室温储存期和使用期,而且还具有优良的耐湿热性、耐高低温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, 并且其制备工艺简单、成本低廉、热膨胀系数和内应力较低,故将其替代不饱和聚酯树脂制备BMC,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市场应用前景。

  1· 试验部分

  1.1 试验原料

  双酚A 型环氧树脂0164(环氧值0.52~0.54),工业级,无锡树脂厂;S-玻璃纤维(已表面处理过),南京彤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;新型酸酐,自制;硅烷偶联剂,工业级,南京曙光化学试剂厂;2-乙基-4-甲基咪唑,分析纯,天津化学试剂厂;硬脂酸锌,工业级,溧阳市综合化工厂;滑石粉,工业级,辽宁艾海滑石有限公司。

  1.2 试验仪器

  烘箱,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;GH-100Y高速混合机,北京市塑料机械厂;差动热分析仪,上海天平仪器厂;简支梁冲击试验机,河北承德试验机厂;CMT6030 型电子 材料试验机, 深圳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;ZWY-0318 热变形维卡温度测定仪,江都市开源试验机械厂。

  1.3 试验制备

  1.3.1 滑石粉的表面改性

  将滑石粉在100~120 ℃烘箱中烘干, 然后按比例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, 在高速混合机中搅拌15~30min 即可。

  1.3.2 BMC 的工艺流程与技术参数

  BMC 的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。其技术参数为:成型温度150 ℃左右;上、下模温度5~10 ℃;成型压力5 MPa;保压时间(每1 mm 厚)40~80 s。

  1.4 性能测试

  (1)差示扫描量热(DSC)分析:采用差动热分析仪进行测定(升温速率为10 ℃/min)。

  (2)拉伸强度:按照GB/T 2 567-2008 标准,采用电子 材料试验机进行测定。

  (3)冲击强度:按照GB/T 2 567-2008 标准,采用简支梁冲击试验机进行测定。

  (4)弯曲强度:按照GB/T 2 567-2008 标准,采用电子 材料试验机进行测定。

  (5)热变形温度:采用液体传热的简支梁静弯曲负载装置进行测定。

  (6)活化率:填料经表面改性后成为活化粉体。将1~2 g 活化粉体装入试管中,加入蒸馏水,充分振荡后静置4 h 左右; 然后除去上层漂浮的粉体和水层,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,则活化率=漂浮的粉体质量/粉体总质量。

  2· 结果与讨论

  2.1 耐湿热EP/酸酐固化体系的DSC 放热曲线大多数EP/酸酐固化体系是在高温条件下固化的。目前国内用于中温固化的EP /酸酐体系较少,这对于EP/酸酐固化体系的发展极为不利。本课题组采用一种新型的酸酐作为EP 的固化剂, 并以2-乙基-4-甲基咪唑为促进剂, 研制出一种潜伏性中温EP 固化体系。图2为EP/酸酐固化体系固化反应的DSC 放热曲线。

  由图2 可知: 当温度低于120 ℃左右时,EP 固化体系处于潜伏期,无任何反应;当温度逐渐升至峰值温度(180 ℃左右)时,整个体系的反应非常剧烈,放热量较大,表现为DSC 曲线的峰形较窄、较高;当温度高于220 ℃左右时,整个体系反应趋于完全,不再发生任何反应。

  2.2 EP 固化物的结构与性能

 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[1]:EP 的性能由结构所决定。因此,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导入耐热性、耐湿性的基团来提高EP 的相关性能。然而,提高耐热性与降低吸水率是相矛盾的, 即在提高材料耐热性的同时,其吸水率也会提高,如此会严重影响材料的综合性能。有关研究结果表明[2-4]:吸水率主要是由自由体积、极性基团和极性基团的浓度所决定的;固化物中的极性基团(尤其是羟基)越多,就越容易吸附小分子水,并与之发生反应,从而使材料的自由体积增加、吸水率增大;极性基团浓度的增加同样也会提高材料的吸水率,致使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和耐热性能等明显降低。

  为此, 本课题组采用羟基含量较少的EP 与一种新型的共聚酸酐组成EP/酸酐固化体系。其特点是固化反应过程中不会产生羟基, 并且EP 自身不含羟基等极性基团,故固化物的吸水率较低、耐热性能较好。

  图3 为新型酸酐/EP 固化物的吸水率随浸水时间的变化曲线,图4、表1 分别为该固化物的DSC 放热曲线和力学性能。

  由图3 可知: 该固化物的吸水率始终低于1.0%,说明其耐水性能优异。由图4 可知:该固化物的Tg超过150 ℃,从而基本上解决了汽车部件高温难以烤漆的技术难题。由表1 可知:该固化物的力学性能较高,能够满足相关产品的使用要求。

  2.3 滑石粉的改性作用与效果

  滑石粉在塑料中是一种有效的增强材料, 无论是常温还是高温, 均可赋予塑料较高的刚性和抗蠕变性[5-6]。

  本文采用表面覆盖改性法, 即将硅烷偶联剂以吸附或化学键的形式与粒子表面相结合, 使粒子表面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, 从而使粒子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得以改善。改性前的填料表面呈极性状(亲水), 填料粒子所受的重力大于相界面的作用力,故填料基本上均发生沉降,对应的活化率为0;改性后的填料表面呈非极性状(因包覆了有机长链基团),与极性分散介质(水相)界面之间的排斥作用力增强,故沉降平衡被破坏,因此,沉降体积随之减小,即对应的活化率随之增大。

  偶联剂用量对改性滑石粉活化率的影响如图5所示。由图5 可知:当偶联剂用量较少时,由于其对粉体表面的包覆改性不完全, 导致一部分粉体漂浮在水面上,而另一部分粉体则沉降至底部;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, 改性粉体的活化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,当w(偶联剂)=1.0%时(相对于滑石粉的质量而言),活化率达到 大值。

  2.4 短切玻璃纤维用量对BMC 弯曲强度的影响

  当体系中φ(滑石粉)=60%(相对于总体积而言)时,短切玻璃纤维用量对BMC 弯曲强度的影响如图6 所示。

  由图6 可知: 随着短切玻璃纤维用量的增加,BMC 的弯曲强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;当w(玻璃纤维)=30%(相对于填料质量而言)时,弯曲强度达到 大值;加入少量的玻璃纤维,就可使BMC 的弯曲强度明显提高,说明玻璃纤维对BMC 的增强效果比较明显;但是,若玻璃纤维用量过多时,BMC 的弯曲强度会变差,这是由于当填料的体积分数较高时,基体树脂早已难以被渗透,故玻璃纤维在BMC 中的局部分布不均匀,导致制品的强度呈下降趋势。

  3· 结论

  (1)采用一种新型的酸酐作为EP 的固化剂,可以形成极好的潜伏性中温固化体系, 并且可以达到快速固化的目的。

  (2)该新型酸酐/EP 固化体系具有较长的室温储存期,便于BMC 的加工成型。

  (3)新型酸酐作为一种共聚酸酐,在固化反应过程中不会产生羟基, 并且EP 自身不含羟基等极性基团,从而明显降低了固化物

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塑胶五金网技术频道 http://www.sjwj.com/Liter/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sjwj.com/Liter/LiterDetail_84347.html
版权声明:1.塑胶五金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,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,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您同意将自行加以判断并承担所有风险。 2.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,或有其他诸如版权、肖像权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,并非本网故意为之,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。联系电话:15014822798
投稿声明:可将稿件直接发至邮箱:234145668@qq.com(主题注明“投稿”),也可直接联系 在线客服
联系我们

电话:0769-22305675

传真:0769-23031246

联系我们

联系QQ:234145668

150-1482-2798

周一至周日8:30-18:00

东莞市邦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©2006-2024 电话:0769-22305675 传真:0769-23031246
联系QQ:234145668 客服及建议:15014822798 经营证照

服务热线

150-1482-2798

找回账号密码

信息发布咨询

申诉意见反馈

会员功能说明

微信服务号